探索多户联建新玺配资,
保障农民住房需求!
今天上午,
“上洲·禾风里”联建房项目
开工仪式,
在斗门镇上洲村举行。
一期计划建设联排房屋6栋,
每栋6户,现开工建设3栋。
PART
-Doumen-
01
上洲启建
禾风里项目开工
醒狮送福,礼炮齐鸣。28日上午,“上洲·禾风里”联建房项目开工仪式在斗门镇上洲村举行。
现场,9位村民代表亲手鸣响礼炮,领导嘉宾和村民代表一同培土奠基,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小斗了解到新玺配资,为解决村民住房困难,上洲村在莲洲镇“福安模式”的基础上,以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导向,以闲置宅基地(农房)有偿退出再流转为突破口,遵循“规划先行、村民自愿”的原则,因地制宜探索保障户有所居的多种形式。与福安·幸福里高层住宅不同的是,上洲·禾风里探索的是低层联排的“多户联建”2.0版新模式。
新玺配资
同时,上洲村在此次联建房项目建设过程中,还探索了宅基地的有偿退出,已有4户村民退出旧宅基地共152平方米,由村集体按协议价收回后,将建设用地指标在村内另行选址集中整合落地,用于发展乡村产业和集体经济,退出后的原址变更为农用地,作为“四小园”美化绿化乡村。
斗门镇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项目的开工仅是起点,建成精品、惠及于民才是关键。希望镇、村、各参加单位共同发力,将“上洲·禾风里”联建房项目打造成为一座规划科学、配套完善、环境宜居、邻里守望的新家园,也让其成为斗门镇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和和美乡村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PART
-Doumen-
02
规划细述
宜居配套固民生
走进上洲村,落羽杉林立,水稻扬花、白鹭飞翔、风车转动。而“上洲·禾风里”联建房项目选址该村东北侧,紧邻上洲村党群服务中心。
“上洲·禾风里”联建房项目效果图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8304平方米。房屋设计为联排结构,单栋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楼高三层半。
一期计划建设联排房屋6栋,每栋楼高三层半,每层两户,保障36户村民住房需求,土地利用效率是之前的3倍。因目前报名户数为18户,现开工建设3栋。一、二层户内面积120平方米左右,三层及半层户内总面积160平方米左右。
从效果图可以看出,项目外观融合现代与中式元素,白色墙面穿插浅棕色装饰墙板,清新柔和;屋顶采用中式翘角设计,配有大阳台、多窗户,采光俱佳。
经核算,“上洲·禾风里”每户建筑成本平均每平方米为2498元。验收合格后,上洲村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根据验收结果对入住的成员名单进行登记造册,并协助其到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房地一体不动产权登记。
村民可以一次性缴纳房款,也可以申请“美丽农居贷”等金融产品进行分期付款。
小斗了解到,“美丽农居贷”由珠海农商银行创新设计,近日迎来全新升级,在最高可贷金额原则不超过100万元的基础上,最低首付比例由30%降低到15%,最长贷款时间由20年延伸至30年。
PART
-Doumen-
03
村民心声
安居圆梦添盼头
上洲村地处斗门镇西部,因在虎跳门水道上方而取名上洲,有“上善之洲”之意。
29年前,罗姨嫁入这里,成为一名“外来媳妇”,和丈夫及其一家人住进了一栋70多平方米的房子。由于丈夫还有两个弟弟,最多的时候,一间屋子“四代同堂”,住下了14口人。“厨房、厕所这些空间尤其狭小,有时候转个身都困难。” 罗姨告诉小斗,自己在得知村里要建联建房时既开心,又期待。
在开工前的房号抽签仪式上,罗姨抽中了2栋102号房,对此她颇为满意。“刚好家婆年龄大了,不便走上走下,‘新房’每平方米还不到2500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她说道。
一个安稳的居所,是村民安心奋斗、安逸生活的基石。“上洲·禾风里”联建房项目顺利动工,让众人向“安居梦”迈出了关键一步,此举不仅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上洲村几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上洲·禾风里”联建房项目户型图(可点击放大查看)
从户型图可见,一、二层房屋户型为三房两厅两卫南北通双阳台,三层及半层房屋户型则是五房两厅两卫南北通三阳台,另有一间书房。
“最先建设的3栋预计2026年年初交付,目前规划中已预留停车场位置。” 斗门镇上洲村党总支书记余律峰介绍道,项目届时将同步完善水电配套房、垃圾房、新能源充电桩等公共设施,为确保工程质量,村委会将会协同承建单位保障好工程质量和安全“生命线”,争取早日让乡亲们住上新居。
PART
-Doumen-
04
改革探路
斗门经验获认可
积极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斗门区在此领域深耕多年,并取得亮眼的成效。
近日,广东省委改革办印发通知,向全省推介36个基层改革典型案例。其中就包括斗门区探索多户联建保障农民住房需求的做法。
案例介绍中提到,斗门区着眼破解农村人多地少、住房用地供需矛盾突出问题,通过“多户联建”方式建设“福安·幸福里”村民公寓,以此作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突破口,实现多项创新。
“福安·幸福里”村民公寓
一方面,通过“农地转用+向天要地”,解决地从哪来、地怎么用问题;通过修编新一轮“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将7.17亩原村集体农用地调整为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3栋11层村民公寓,可满足60户村民住房需要,土地利用效率是原有分配模式的4倍。
案例还通过“积分排位+房地一体”,划定谁能参与、房屋性质红线。引入积分制做法对8项指标进行量化评分排序,优先保障最急迫、最困难村民需求。创新以多户村民“组团”申请并联合报建形式建设村民公寓,“一户一证”办理房地一体不动产权登记,每户享有土地使用权13平方米、房屋所有权120平方米。
案例还成功通过“金融助力+公益微利”,破解钱从哪来、钱如何省难题。推出全国首个支持农民住房建设的“美丽农居贷”,以农民集体经济股权分红收益为质押,提供最低首付30%、最高额度100万元、最长分期20年的贷款方案。村民代表通过邀标的方式比选确定施工单位,节省招标成本和中间费用,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等参照个人建房标准执行,建设成本由3500元/平方米降至2500元/平方米,与当地农民自建房成本持平。
东湾村“桃源里”项目效果图
如今,位于莲洲镇福安村的“福安·幸福里”村民公寓首期已正式交付,20户村民喜圆安居梦。不远处的东湾村“桃源里”项目也已接续启动。目光再转回眼前的“上洲·禾风里”联建房项目,从“忧居”到“优居”,从“单打独斗”到“联建共享”,斗门区稳慎创新,书写了“户有所居”的民生答卷,也提供了可复制的基层改革“珠海经验”。
破解安居难题,
助推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进一步提升村民幸福感、获得感! 新玺配资
传金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